環保行業需要技術人才嗎?做技術的為什么沒有話語權還總要“背鍋”?
環保行(xing)(xing)業有(you)(you)一個問(wen)題爭議很大——環保行(xing)(xing)業有(you)(you)技術含(han)量嗎(ma)?需要技術人才嗎(ma)?
答案是肯定的:環保產業一直是個高技術含量的產業。
但現實卻是(shi),很多(duo)環境工(gong)程專業(ye)(ye)的,大學一(yi)畢業(ye)(ye)就去了一(yi)家環保企(qi)業(ye)(ye)做技術。平日里工(gong)作雖然兢兢業(ye)(ye)業(ye)(ye),認真負責。但還是(shi)陷入了煎熬:
?面對一(yi)個(ge)工(gong)程,老板比(bi)(bi)項目(mu)經理(li)懂得多,項目(mu)經理(li)比(bi)(bi)技(ji)(ji)術(shu)(shu)總工(gong)懂得多,甚(shen)至還(huan)會出現(xian)一(yi)幫銷售拉著(zhu)技(ji)(ji)術(shu)(shu)講(jiang)解(jie)技(ji)(ji)術(shu)(shu)的場面…
?項目出問(wen)題了卻找不到原因,那肯定就是技術出了錯,被甲(jia)方和(he)領導懟的(de)體(ti)無(wu)完膚…
?酒量比嘴(zui)皮子好(hao)使,嘴(zui)皮子比技術工好(hao)使,反(fan)正技術人員(yuan)啥都不是…
這讓許多環保技術人才既憋屈又無奈,環保行業需要技術人才,做技術的為什么沒有話語權還總要“背鍋”?
01
”樣子(zi)環保“泛濫,技術創(chuang)新沒有空間
環保(bao)產業(ye)(ye)主要有兩類客戶,地方(fang)政(zheng)府和排污(wu)企(qi)(qi)業(ye)(ye)。一些地方(fang)政(zheng)府做(zuo)環保(bao)滿(man)足于形象工程(cheng)或(huo)是投資需(xu)求,而(er)很多污(wu)染企(qi)(qi)業(ye)(ye)只(zhi)是為(wei)了應對檢查或(huo)是摘帽子。
這兩類客戶(hu)都不會對環(huan)保項目的技(ji)(ji)術(shu)性能、性價比進(jin)行(xing)認真地(di)追(zhui)究,這樣的甲方嚴重影響了乙方即產業(ye)對技(ji)(ji)術(shu)的態度。
只要(yao)求(qiu)(qiu)樣子(zi),不要(yao)求(qiu)(qiu)效果。環保設施都(dou)是擺設,只為應對督查(cha),“樣子(zi)環保”的需求(qiu)(qiu)就此產(chan)生,而“山寨”企業專(zhuan)門提供這(zhe)一服務。
自此行業內頻繁出(chu)現大(da)批“沒有技(ji)術”的(de)工(gong)程應用,甚至(zhi)這(zhe)一(yi)離譜的(de)現象是被行業普遍認可(ke)的(de)。
同時(shi),因(yin)為環境治(zhi)理的(de)需(xu)求(qiu)很大程(cheng)度上掌握在政府手里,所以(yi)環保市場的(de)模(mo)式是(shi)自上而下配(pei)給式的(de)。
市場(chang)競爭(zheng)靠得不完全是(shi)業務能(neng)力,很多時候是(shi)靠關系,這(zhe)就導致技術創(chuang)新失去(qu)了發展(zhan)空(kong)間。
這種機制下,環保從業者大多熱(re)衷于鉆營“資源(yuan)”,而忽(hu)視(shi)工藝、技術、產品等(deng)方面的經營。
大(da)家比的是誰離(li)天近(jin),離(li)天越(yue)近(jin)“資源”就越(yue)充沛,就能立(li)足生存;否則,光(guang)有技術(shu)也沒有人認你。
人們(men)常常會為“誰家走通了什么關系、拿了政府的大單”而津津樂(le)道,但對于技術創(chuang)新、服務(wu)創(chuang)新卻很少論及。
有的人今天認識了某領導,明天就可以成立一家公司。企業有“資源”做就繼續,沒“資源”做就關門,有技術可能也只是空有一身本領毫無施展之處。
02
不以效果為(wei)導向(xiang),技(ji)術人才受(shou)嚴重曲解和忽視
一(yi)直(zhi)以來(lai),大多(duo)數認為(wei)環(huan)(huan)保(bao)行業(ye)是沒(mei)有技(ji)術壁壘的。有人說,做環(huan)(huan)保(bao)就是拼裝設備(bei)的,只(zhi)要有資源誰都能(neng)做,在這樣的觀念下(xia),環(huan)(huan)保(bao)行業(ye)整體的技(ji)術水平一(yi)直(zhi)都很低(di)。
至今(jin)仍有“做(zuo)環(huan)保就是(shi)拼裝設備(bei)”的(de)說(shuo)法,實在令(ling)人失望,假設“拼裝”環(huan)節本(ben)身沒有技術含量,那環(huan)保設備(bei)呢(ni)?據了解,目前這一(yi)領域(yu)許多關鍵(jian)設備(bei)主要依賴進口。
除了設備自(zi)主研(yan)發需要提(ti)升的問(wen)題,整個(ge)行業對工藝有(you)嚴(yan)重的誤解和曲解,而事實(shi)上環境治理是(shi)一項技(ji)術含(han)量極高的工程。
但(dan)在這個極度要(yao)求技術質(zhi)量的行業里,技術人員的處(chu)境是很(hen)憋屈(qu)的。工程質量上去(qu)了,技(ji)術人員要背利潤太少(shao)的(de)鍋,利潤上去(qu)了,技(ji)術人員要背工程質量太差(cha)的(de)鍋。
面對一(yi)個工程,老板(ban)比項目經理懂得多,項目經理比技術(shu)(shu)總工懂得多。在這個行業(ye)(ye)考驗一(yi)個技術(shu)(shu)的核(he)心標準不是(shi)業(ye)(ye)務能(neng)力(li),而是(shi)情商。
這(zhe)個行業內,有(you)產品的(de)(de)不如有(you)資源的(de)(de),做(zuo)(zuo)技術的(de)(de)不如做(zuo)(zuo)銷售的(de)(de)。
問題的(de)根(gen)源就(jiu)在于環(huan)保行(xing)業不(bu)以效果為導向,技術人才得不(bu)到重視,沒有話語(yu)權和(he)決定權。
03
從“資源為王”時代進入“技術為王”時代
很多技術人才在經(jing)歷(li)了種種憋屈的處境后,早已開始思考環保行業(ye)到底值(zhi)不值(zhi)得堅守與奮(fen)斗。
過去,這個(ge)產業一直是靜悄(qiao)悄(qiao)地(di)野蠻生(sheng)長,“資源為王”,導致整個(ge)行業小(xiao)、散、亂,集中(zhong)度不(bu)高。
如今,在“十四五”的新形勢下,無論是在環保督查還是在政策釋放上,都透露出了同樣的信號:資源的重要性日漸下降,技術、質量、效果的重要性則逐漸凸顯。
中央(yang)環(huan)保督察組一(yi)(yi)(yi)輪又一(yi)(yi)(yi)輪的(de)進駐,典型案例一(yi)(yi)(yi)個接一(yi)(yi)(yi)個的(de)公布,從(cong)中可(ke)以看出政府(fu)大力整治環(huan)境的(de)態度與決心。
政(zheng)策(ce)上少了(le)大開大合,多(duo)了(le)精準和具體,做深做實做細將(jiang)會是(shi)接下來(lai)的(de)主要方向。
環保行業的快時代已經結束了,環保產業正處在工程時代向運營時代變革的過程中。環保的主旋律將會從重建設轉為重運營、看效果,環企的服務思維、客戶思維越來越濃重。
這對輕資產、技術性的民營企業較為適宜,市場主要看重企業在技術服務上的能力。對于環保技術人才來說,總算是迎來了專屬的時代。環保產業從“資源為王”時代進入“技術為王”時代。
環(huan)保(bao)行業歸根結底還(huan)是通過技術修復環(huan)境問題(ti)恢(hui)復環(huan)境生態的(de)行業。任憑(ping)資本、關系的(de)“興風作浪”,環(huan)保(bao)企業最終(zhong)還(huan)是要找到專(zhuan)業的(de)人做(zuo)專(zhuan)業的(de)事。
結 語
國企入主、資本引領、技(ji)(ji)術為王是當前環保產業發(fa)展特(te)征,對于(yu)環保技(ji)(ji)術人來說(shuo),需要做的(de)就是在(zai)“術業有專攻”的(de)基(ji)礎(chu)上發(fa)展“技(ji)(ji)多不壓身”,去擁抱這個屬于(yu)你們的(de)“技(ji)(ji)術環保”時代。
聲明:本(ben)文(wen)轉自環保水圈(quan),作者(zhe)清歡,本(ben)文(wen)版權(quan)歸原作者(zhe)所有(you),不(bu)代(dai)表本(ben)網站觀點,僅供學習交流(liu)之用,不(bu)做商業用途。如(ru)文(wen)中(zhong)的內容、圖片(pian)、音頻(pin)、視頻(pin)等(deng)存在第三方的在先知識產(chan)權(quan),請及(ji)時聯系我們刪除。

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