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座準Ⅳ類污水廠即將建成,究竟是標配還是過度提標?
據悉,江蘇省出水標準最嚴的污水處理廠之一 — — 蘇州工業園區第一污水處理廠三期擴建工程,將在明年建成。
一、準Ⅳ類水標準 出水標準全省最嚴污水廠明年將建成
近日,蘇州工業園區第一污水處理廠三期擴建工程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三期擴建項目建成后,蘇州工業園區第一污水處理廠總處理規模將由現狀處理設計規模20萬噸/日擴容至35萬噸/日,蘇州工業園區污水處理總規模將達到65萬噸/日。

據悉,該項目計劃2025年底建設完成,2026年正式投入使用。
項目位于蘇州工業園區第一污水處理廠區預留用地內,三期工程擴建規模為15萬噸/日,采用工藝為“預處理+改良型多段AO+高效沉淀池+V型濾池+次氯酸鈉消毒”,尾水執行江蘇省地標DB32/4440-202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A標準。
該A標準正是去年3月正式實施的江蘇省《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DB32/ 4440-2022)(下稱“新《標準》”)中的“最嚴排放標準”。

新《標準》從城鎮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所在區域、建設規模、新建與現有三個緯度細分了4個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等級,分別對應執行A、B、C、D四個標準等級,不搞“一刀切”。
其中,排放A標準的多個常規指標除TN外都達到了Ⅳ類水標準,COD:30mg/L,氨氮:1.5mg/L,TP:0.3mg/L,TN:10mg/L,排放指標達到了準Ⅳ類水標準。
除了“最嚴排放標準”外,新《標準》還新增了一項重要內容,即建立日均排放限值與一次監測排放限值“雙控”。這就意味著,今后在江蘇干水處理,瞬時值超過規定就是超標排放。
當時政策一出,省內的環保人紛紛在朋友圈訴苦:干不了了,這下真干不了了!
好在政府也考慮到與現行國家和省內相關標準的銜接,新《標準》給現有企業預留了3年改造時間,即2026年3月28日起執行。
二、環保標準提高和標準越高越好 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事實上,城鎮污水處理排放標準一直是行業內最飽受爭議的熱點問題之一。從地方盲目提標,到過度提標被喊停,到國家呼吁地方標準需理性,再到地方標準不搞“一刀切”......
每每有人問到:環保標準的不斷提高真的有利于環保嗎?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但是顯然,環保標準提高和標準越高越好,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環保標準提高,是順應時代發展和社會變革的必然結果,好比工資的增長、崗位的細分、就業人數的新增......
但當標準變成“比趕超要”成績的指標時,就沒有了提標的實際意義,只剩下行業被迫內卷以及與現實情況的更多矛盾。
1、高排放標準與治理成本的矛盾
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生態市政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家卓曾在調研時發現,某地區一個4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因為要采取地表水Ⅲ類排放標準而且還要建成地下污水廠,使得污水處理工藝流程非常復雜,投資額高達8億多元。
而如果按一級A標準,建設地面污水處理廠,可能8千萬建設資金就足夠了。
同樣的,前幾年某些城市對水環境污染治理急于求成,很早就提出城鎮污水處理要達到地表IV類、甚至III類標準。
這種要求污水廠出水比肩飲用水標準的做法,幾乎造成處理成本提高5倍以上,但對多數污水廠來說“實在沒有必要”。
2、高排放標準與實際運營效果的矛盾
有的地方不顧當地實際情況,或者為了所謂的個人政績,跟風制定高標準排污指標,一方面導致當地污水廠為達標排放、加藥治污的惡性循環。
另一方面,高排放標準必然意味著污水廠提標改造費用的增加。而現實是,相當一部分城市的污水處理費都尚且入不敷出,運營困難。
如果再提高標準,就會造成污水處理運行成本過高、建得起用不起、建而不用、建而難用、建而不運營的情況出現。
3、高排放標準與管網、雙碳等問題的矛盾
不是所有的污水都能進污水處理廠。
很多城市的污水收集率有很大提高,但由于管網錯接、跑冒滴漏等原因,還是有部分污水沒有進到污水處理廠,直接就外排環境了,這樣就算污水處理廠出水標準再高,對于這部分污水也是無能為力的。
另外,2023年年末,生態環境部等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實施意見》,首次將“提標”與“雙碳”聯系在一起,表態“盲目提標有悖于雙碳戰略”。
相關業內人士也表示,提高污水廠出水標準所能獲得的水環境效益,極易被工藝設備提標改造后增加的能耗藥耗及伴隨產生的碳排放量抵消。
除此以外,制定高排放標準還直接關系到污水廠占地面積大小、技術投資回報、管理方便與否等關鍵問題。
結語
總之,污水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眼睛不能只盯著污水處理廠的排放標準,還要看到處理成本、處理效果、收集系統、運營投入、環境效益......更重要的是需要因地制宜。
有些城市,適當提高污水廠排放標準是必要的;而有的城市,先把污水收集空白區和直排口消滅掉,提高污水收集率,再考慮污水處理廠提標也不遲。
聲明:本文轉自環保水圈,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僅供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商業用途。如文中的內容、圖片、音頻、視頻等存在第三方的在先知識產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