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网站视频在在线播放,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中文幕无线码中文字夫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軸流泵廠家
首 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

透視首份長江環保體檢:審計發現了哪些問題?

透視首份長江環保體檢:審計發現了哪些問題?

發布日期:2018-06-25 作者: 點擊:

6月19日,審計署發布首份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體檢報告”,披露了長江經濟帶2016年至2017年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政策措施落實和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審計發現,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序推進,但也存在開發管控不夠到位、生態修復未達預期等問題。

 

19日,國家審計署發布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審計結果,對長江經濟帶11省市和有關部門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決策部署情況出具“體檢報告”。

 

這是今年審計署公布的第3號公告,也是首份聚焦于長江經濟帶生態環保狀況的專項公告。為什么要開展此項審計?審計發現了哪些問題?下一步該如何整改?

 

重點抽查59個地級市(區),審計內容包括5方面


據了解,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審計署對長江經濟帶11省市2016年至2017年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政策措施落實和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了審計,重點抽查了59個地級市(區)。

 

審計署資源環境審計司負責人表示,為助力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和改善,推動高質量發展,審計署組織部分特派辦和地方審計機關,開展了此項審計工作。

 

據介紹,審計的主要內容包括:中央關于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水資源、水生態保護情況;污染防控情況;工業結構和工業布局優化調整情況;生態環境保護治理項目實施和相關資金管理使用情況。

 

審計發現,11省市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決策部署,按照“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積極采取措施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通過召開相關會議,制定或修訂相關制度,開展各類專項行動,落實河長制、湖長制等方式,有序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相關省市的污水和垃圾處理能力有所增長,水、大氣等污染治理階段性任務完成情況較好,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改善。


比如,2016年以來,長江經濟帶沿江省市共召開相關會議152次,制定或修訂制度等293項,15.99萬名黨政領導干部擔任河長、湖長;沿江省市共開展各類專項行動665次,查處非法傾倒、偷排偷放、亂占濫用、亂砍濫伐等違法案件9.78萬件,移送司法機關處理4147件、2635人,較好地遏制了生態環境破壞行為。

 

數據顯示,長江經濟帶沿江省市污水和垃圾處理能力近兩年分別增加8%和11%。水、大氣等污染治理部分階段性工作任務完成情況較好,各省市共取締“十小”企業2486戶,占已公布取締名單的99.84%,省級及以上工業集聚區約九成已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

 

據11省市提供的資料,2017年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比上年分別削減2.97%、4%、9.24%和3.97%;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考核斷面的水質優良率為73.9%,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3%)比上年下降約0.3個百分點。

 

197個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項目未按期開(完)工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態環境保護相關資金管理使用、資源開發和生態保護、污染治理等方面,審計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開發管控不夠到位,生態修復未達預期。

 

有些開發區未經審批自行設立,有的還與基本農田或者禁止開發區域重疊,有些開發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不到位。

 

有關市縣突破國家、省兩級審批制度,自行設立開發區249個(其中2016年以來新設8個),占地447萬畝,其中有72個開發區設立5年以上但建成率不足五成,還有10個與基本農田重疊2.77萬畝。

 

審計署資源環境審計司負責人表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開發區建設對改善投資環境、引導產業集聚、發展開放型經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與此同時,有的地方自行設立的一些園區土地利用效率不高,有的園區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給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帶來不利影響。

 

——污染治理還有一些薄弱環節。

 

長期持續整治的5個國家重要湖泊,由于統籌治理不到位等原因,2017年的水質仍為Ⅳ類及以下,主要是總磷、總氮超標。

 

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有118座敏感區域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未按國家要求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因污水處理能力不足、管網損壞等,2017年有2.24億噸污水未有效收集處理或直排入河。

 

此外,個別城市垃圾填埋場或者焚燒廠超負荷運行;有些地方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儲存、轉運和處置不合規;有些地區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存在違規建設項目,有些飲用水源地水質超標;有的省份地下儲油罐未完成防滲改造。

 

——部分生態環境保護資金和項目績效不高。

 

部分項目未按期開(完)工,造成資金大量結存,有的項目建成后未發揮預期效益等。審計發現,截至2017年底,有12.56億元水污染防治、石漠化綜合治理等專項資金結存在相關地方財政部門,有8.21億元結存在項目主管部門及實施單位,均超過一年。另外,有197個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項目未按期開(完)工,有19個項目建成后效果不佳。

 

“這些問題不利于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和最嚴格生態保護制度的落實。”審計署資源環境審計司負責人說。

 

審計署將繼續跟蹤檢查整改情況,督促整改到位


本次審計發現的有關問題,應該怎么看?

 

對于國家重要湖泊治理情況的問題,審計署資源環境審計司負責人表示,這體現了湖泊環境治理具有復雜性、長期性的特點,有的湖泊由于入湖污染物長期累積,污染源頭控制不夠堅決,湖體與支流統籌治理不到位等,污染負荷依然較大,水質沒有明顯改善。


據悉,鑒于湖泊治理的情況,財政部2017年發文要求對水污染防治專項工作開展績效評價,并按照考核結果進行獎懲。

 

對于存在的相關資金大量結存的問題,審計署資源環境審計司負責人表示,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相關資金,是用于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各種資金的總稱,主要包括水污染防治資金、大氣污染防治資金、石漠化綜合治理資金、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資金、重金屬污染防治資金、退耕還林還草資金等,“造成項目建成后效果不佳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相關配套設施未建成,或設計運行條件發生變化,導致未能發揮預期效益。”

 

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又該怎么辦?

 

“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視,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整改。”審計署資源環境審計司負責人說,審計署將繼續跟蹤檢查整改情況,進一步督促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到位。

 

據悉,對審計查出的問題,審計署已依法出具審計報告,提出處理意見,并要求有關地方政府在整改期限截止后依法向社會公告整改結果。

 

目前,相關地方對違規占用岸線等問題已制定整改措施;已收回部分財政資金,關閉或拆除9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內的建設項目;淘汰10蒸噸以下(含)燃煤鍋爐275臺。


轉自:第一環保網

相關標簽:軸流泵廠家

最近瀏覽:

在線客服
二維碼

掃描二維碼

分享
歡迎給我們留言
請在此輸入留言內容,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系。
姓名
聯系人
電話
座機/手機號碼
郵箱
郵箱
地址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