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環保行業“五回顧”:市場凜冬乍暖,行業轉型在即
2018年對于環保行業來說,是陣痛(tong)的一(yi)年。
原有的(de)PPP熱潮陷(xian)入停滯(zhi),很多企業陷(xian)入了(le)迷茫期(qi);“去(qu)杠桿”帶來的(de)融資緊縮,放大了(le)企業之(zhi)前(qian)盲(mang)目投資的(de)隱患;資本(ben)涌入帶來的(de)激烈競爭,進一(yi)步壓縮了(le)企業的(de)利潤空間……
很多企業(ye)深(shen)受其(qi)害,徘徊在危機的邊緣(yuan),發展一度陷入停滯。這些企業(ye)為了應(ying)對危機,或尋求國(guo)資幫助(zhu),或整合產業(ye)鏈(lian)綜合發展,或轉型尋求新的機遇。也有一些企業(ye)深(shen)陷危機無法(fa)自拔。
市場方(fang)面,隨著黑臭水體攻堅戰(zhan)進入收尾階段,以及土(tu)壤防治法即將出(chu)臺等(deng)原因(yin),市場逐漸(jian)更(geng)(geng)加傾向技(ji)術水平更(geng)(geng)高、資質壁(bi)壘更(geng)(geng)加嚴(yan)格、更(geng)(geng)加需要(yao)運營能(neng)力的危(wei)廢、環衛等(deng)行業(ye),技(ji)術和(he)運營能(neng)力逐漸(jian)成為企業(ye)新(xin)的考題。
環保(bao)風暴甚嚴,年(nian)末逐漸人性化
2018年(nian)對于(yu)很多(duo)行業來說(shuo),談論(lun)最(zui)多(duo)的莫過于(yu)環保督查。
2015年,中(zhong)央環(huan)保督(du)察組(zu)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與此(ci)同(tong)時成立(li)了(le)六大督(du)察中(zhong)心(xin),監督(du)各地的環(huan)境問題。
環保(bao)部后(hou)續(xu)完善了《中(zhong)華(hua)人民(min)共(gong)(gong)和(he)國水污染防(fang)治(zhi)法(fa)》、《中(zhong)華(hua)人民(min)共(gong)(gong)和(he)國環境保(bao)護法(fa)》、《中(zhong)華(hua)人民(min)共(gong)(gong)和(he)國環境影響評(ping)價法(fa)》等法(fa)律制度。環境保(bao)護成為(wei)政(zheng)府的主要工(gong)作目標之一,與促進(jin)民(min)生一起成為(wei)地方(fang)政(zheng)府的重要工(gong)作。
環(huan)(huan)境(jing)風暴在改善環(huan)(huan)境(jing)的同時,也讓大量(liang)工廠(chang)關停,在化工、印染等行(xing)業(ye)尤為明顯。很(hen)多企業(ye)盡(jin)管對環(huan)(huan)境(jing)保(bao)護表(biao)示理解,但是對于“一刀切”的政策還是難以接(jie)受。
2018年(nian)(nian)年(nian)(nian)末,環境(jing)政策(ce)開始人(ren)性化。起初在江蘇等地(di)采取(qu)錯(cuo)峰生(sheng)產的(de)(de)方式來代替限產,之后在環保(bao)風暴最嚴的(de)(de)京津(jin)(jin)冀(ji)地(di)區(qu),也發布(bu)了(le)《京津(jin)(jin)冀(ji)及周邊地(di)區(qu)2018-2019年(nian)(nian)秋冬季大氣(qi)污(wu)染綜合(he)治理攻(gong)堅行動方案》,表示會(hui)采取(qu)因地(di)制(zhi)宜的(de)(de)政策(ce),防止“一刀切”。
不過,在禁止“一刀切”的執行下,地方政府也需要適時出臺政策,扶小企業一把,幫助他們升級轉型,度過危機。
老牌行(xing)業惡(e)性(xing)競爭,新興(xing)行(xing)業蓬勃(bo)發展(zhan)
最近幾年,隨著環保(bao)壓力的增加,環境治理的需求越(yue)來越(yue)大,環保(bao)行業持續升溫。
同樣,大量“玩家”也擠進了環保產業,徘徊在產業低端,大打價格戰,甚至一度出現了“只看價格不看技術”的風氣。
這幾(ji)年,低價(jia)競爭屢見不鮮,曾經風光無(wu)限的(de)污(wu)水(shui)處理和垃圾焚(fen)燒市場(chang)最為激(ji)烈。
垃(la)圾處理(li)領域報價從50元左右的(de)價位一(yi)路狂跌,跌到了十幾元,某些項(xiang)目能否回收成本都難以保證。污水處理(li)行(xing)業同樣(yang)面臨著相同的(de)問題(ti)。
2018年,為(wei)(wei)了降(jiang)低成本,提高競(jing)爭力,很多企業選擇拓寬產業鏈(lian)。環衛、危廢處(chu)理(li)作為(wei)(wei)垃圾處(chu)理(li)的(de)外延產業鏈(lian),得到了企業的(de)重視;流域(yu)治(zhi)理(li)及其帶來的(de)區域(yu)旅游等業務成為(wei)(wei)市(shi)場的(de)新寵。
比起老(lao)牌產(chan)業,危廢、環衛產(chan)業的技術、運(yun)營需求更加嚴格,對(dui)產(chan)業鏈的依賴更多,行業壁壘也更高。
以目(mu)前的(de)危廢(fei)處理(li)為例,傳統(tong)的(de)焚燒處理(li)發(fa)展已(yi)近瓶頸,東部很多地區飛(fei)灰處理(li)能力(li)告急。而(er)新興的(de)水泥(ni)窯(yao)技術(shu)蓬勃發(fa)展,其處理(li)規模在明年有(you)望達到(dao)危廢(fei)處理(li)的(de)半數(shu)以上。

民企融(rong)資依舊艱難,問題企業炸雷滾滾
由于去杠(gang)桿政策的影響(xiang),很多(duo)金(jin)融機構開始緊(jin)縮投資,民營企業難求一金(jin),甚至(zhi)市場上出現過荒誕的“民營企業離場”的言論。
盡管言論不切實際,但是缺乏新的現金流,讓原本財務就存在瑕疵的民營企業爆發危機。
而對于(yu)環保企業來(lai)說,之前嚴重依賴的(de)PPP項目(mu),對于(yu)金融機構變(bian)得(de)(de)不再有那么大的(de)吸引力。相反因(yin)為之前大規(gui)模承包項目(mu),企業的(de)三角債問題(ti)爆發,很多項目(mu)無法按(an)時開(kai)工(gong),這讓很多企業不得(de)(de)與政府商議延(yan)后項目(mu)工(gong)期、縮減項目(mu)規(gui)模。
2018年盡(jin)管(guan)有(you)很多扶持民企(qi)的(de)地方(fang)政策,但是效果(guo)不盡(jin)如人意,最典型的(de)莫(mo)過(guo)(guo)于東方(fang)園林(lin)。東方(fang)園林(lin)經(jing)歷了最涼(liang)發債、股價(jia)暴(bao)跌后(hou),盡(jin)管(guan)有(you)過(guo)(guo)與多家銀行合作的(de)消息,但是仍未走出(chu)資金匱乏的(de)泥潭。
而環(huan)保(bao)業最大的三(san)個“問題兒童”——盛運環(huan)保(bao)、*ST凱迪(di)、神(shen)霧環(huan)保(bao)更是炸(zha)雷滾滾,不僅自身經(jing)營陷入困頓(dun),逾期(qi)債務越積越多,還連累很(hen)多關聯(lian)的企業。哪怕(pa)在國資入駐主持大局(ju)后,這些企業依舊沒有解(jie)決(jue)其債務問題,并(bing)且(qie)可以預計短(duan)時間內(nei)很(hen)難讓經(jing)營回(hui)歸正軌。
環(huan)保業之前跑得太快(kuai),所以現在摔得也(ye)很(hen)慘。依(yi)靠PPP項目的瘋狂融資,甚(shen)至靠零成本(ben)(ben)競(jing)標以求融資機(ji)會的扭曲(qu)發展,很(hen)難帶來長遠(yuan)利益,回歸技術和(he)運(yun)營(ying)才(cai)是發展根(gen)本(ben)(ben)。
環(huan)保股一(yi)蹶不振,年末稍顯春意
環保(bao)股在這幾年(nian)(nian)的(de)(de)確(que)經歷了(le)起(qi)起(qi)落落。在政策與發(fa)展的(de)(de)博弈(yi)中(zhong),五年(nian)(nian)間,環保(bao)股仿佛經歷了(le)一場輪(lun)回(hui)。環保(bao)工(gong)程及服務指數從2013年(nian)(nian)初起(qi),經歷了(le)2015年(nian)(nian)最(zui)高峰的(de)(de)約2倍的(de)(de)漲幅(fu),到2018年(nian)(nian)12月回(hui)歸(gui)到了(le)起(qi)點。
2018年環保業的(de)股市(shi)可以(yi)用一個(ge)(ge)字來形(xing)容——冷,尤其是在8月之前(qian),整體處于一個(ge)(ge)穩步(bu)下跌的(de)趨勢。
盡管(guan)與大(da)盤有關,但(dan)是(shi)環保業(ye)(ye)(ye)整體吸籌的(de)能力明顯下滑,不論是(shi)經營好的(de)的(de)企(qi)業(ye)(ye)(ye),還是(shi)業(ye)(ye)(ye)績差的(de)企(qi)業(ye)(ye)(ye)。
大多數時(shi)間(jian),就算有著利(li)好(hao)消息,股(gu)價(jia)也是波瀾(lan)不驚。股(gu)民對于政策也好(hao),收(shou)購也好(hao),信息的敏感程度大打折扣,同樣也導致了很多企業(ye)的業(ye)績和(he)股(gu)價(jia)表現嚴重不符(fu)。
到了9月,大盤明顯轉(zhuan)好,像(xiang)啟迪桑德、龍(long)馬環衛等企業都有不(bu)同程度(du)的增長,今年初又兜兜轉(zhuan)轉(zhuan)的回到了起點。
回(hui)歸(gui)“股價靠(kao)業績決定的(de)”的(de)正(zheng)軌還需時日。如果有意愿的(de)投資者,生(sheng)態資本論建議(yi)關注(zhu)細分企(qi)業的(de)龍頭(tou)或是潛力(li)企(qi)業,尤(you)其是環(huan)境監(jian)測行業和流域(yu)的(de)治理(li)運營,這兩個行業業績相對穩定,有發展潛力(li)。
鄉村市(shi)場(chang)逐漸崛起,發展模式(shi)仍不(bu)成熟
2018年已經多(duo)次提到(dao)農村治污的(de)問(wen)題(ti),在接下來(lai)的(de)一年,農村環(huan)境整治仍然會是政府(fu)工作(zuo)的(de)重(zhong)中(zhong)之重(zhong)。
2018年11月(yue),經國(guo)務院同意,生態環境部(bu)、農業(ye)(ye)農村(cun)部(bu)聯(lian)合印發《農業(ye)(ye)農村(cun)污染治理攻堅(jian)戰行動計劃》。
該(gai)計劃確立(li)的(de)目標(biao)是(shi):通過(guo)三年攻堅,鄉村綠色(se)發展(zhan)加快推進(jin),農(nong)(nong)村生(sheng)態環(huan)境明顯(xian)好(hao)轉(zhuan),農(nong)(nong)業農(nong)(nong)村污染治理工作體制機制基本形成,農(nong)(nong)業農(nong)(nong)村環(huan)境監管明顯(xian)加強,農(nong)(nong)村居民參(can)與農(nong)(nong)業農(nong)(nong)村環(huan)境保護的(de)積極性(xing)(xing)和(he)主(zhu)動(dong)性(xing)(xing)顯(xian)著增強。
因此,2018年(nian),很(hen)多(duo)地(di)區(qu)都在農村(cun)環境改善上(shang)下足了功夫,大力(li)推(tui)行美麗鄉(xiang)村(cun),并(bing)小有(you)成(cheng)績。
其(qi)實農(nong)村(cun)(cun)環境治(zhi)理不外乎五個問題:垃(la)圾(ji)處理、廁所(suo)改(gai)(gai)造、污(wu)水(shui)整治(zhi)、村(cun)(cun)容改(gai)(gai)善、監督(du)管護(hu),但(dan)是做起來卻并不容易。
目前(qian)農村環境治(zhi)理發(fa)展仍(reng)(reng)不算成熟(shu),接下來發(fa)展仍(reng)(reng)會面(mian)臨很多(duo)問題。比如如何引(yin)導(dao)企業積極進入農村、如何讓村民(min)參與到(dao)環保治(zhi)理上(shang)來等。
我們曾經在農(nong)村(cun)污水處(chu)理上吃過(guo)虧(kui),很多(duo)農(nong)村(cun)污水處(chu)理廠(chang)由(you)于設備、技術、人員(yuan)等(deng)原(yuan)因,變成了曬(shai)太陽(yang)工程(cheng)。
前車之鑒,后車之師。2019年注定是農村環保最關鍵的一年,如果可以吸取之前的教訓,相信企業也可以少走盲目投資、技術不匹配等彎路,實現新的發展。
2018年已經過(guo)去,對于環保業來(lai)說(shuo)無論是痛(tong)苦、迷惘,還是思考、堅持都已經成為歷史。在2019年,融資有(you)望(wang)改善、股市回歸(gui)原點(dian)、行業進入(ru)最終轉型階段,新的機遇和挑戰仍將繼續。
轉(zhuan)自:生態資本論

登錄
